“十五期间”是指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第十五次全体会议(简称十五大)召开期间。十五大于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。
十五大召开背景
十五大召开之际,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(WTO)后,中国经济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。同时,社会转型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也日益突出。
十五大主要内容
十五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目标,包括:
-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全面建设小康社会
-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
-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,推进体制改革
-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,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利
- 坚持和平统一、一国两制方针,推进祖国统一大业
-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,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
十五期间主要成就
在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,中国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:
- 经济发展:GDP年均增长9.5%,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
- 科技创新: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,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入新阶段
- 社会保障: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,覆盖城镇职工和部分农村人口
- 教育改革:实施九年义务教育,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
- 对外开放:加入WTO,扩大国际贸易和投资
- 两岸关系:通过《反分裂国家法》,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
十五大历史意义
十五大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,其主要历史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- 确立了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: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。
-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: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重要目标,标志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。
- 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:十五大强调继续深化改革开放,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,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-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:十五大提出推进体制改革,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,保障人民民主权利。
-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:十五大通过《反分裂国家法》,表明中国政府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,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。
十五大精神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,其提出的政策和目标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,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坚持十五大精神,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。